拿起来,卷卷,给人塞进门缝里。
感觉好高尚哦!
一时自我感觉超好,心情飞扬。
嘻嘻!
☆、第73章 甲寅帝国正朔
月夜,未央宫的边门开启,
马儿脖子上没挂铃铛,宫车静悄悄地驶出皇城。
刘荣看看骑在马上的弟弟刘德,又望望门窗紧闭帘幕尽垂的车厢,欲言又止:“弟君……”
“大兄,无忧。小弟必护细君……安全。”河间王刘德冲兄长拱拱手,拽拉马头,紧随宫车而去。
等弟妹都看不见了,刘荣才回头仰视未央宫门两侧巍峨的宫阙,深深叹息——这回父皇是气极了,所以才会连半宿都容不得,命内史连夜出宫出城,去郊外的离宫。
‘眼前这一劫,勉强是过了。但,以后……’
太子宫的亲随拥上来,刘荣疲惫地摆摆手,走向自己的马车:‘算了,算了!走一步算一步吧!’
★☆★☆★☆★☆ ★☆★☆★☆★☆ ★☆★☆★☆★☆ ★☆★☆★☆★☆
太阳高高地升起来,
将灿烂的阳光洒向九州大地;
仿佛,才过去的黑夜和夜色中的是是非非……仅仅只是个幻觉。
未央宫的金华舍,此时从里到外透着喜气。
今天是诸王入宫探望生母的日子。宫室内,汉宫夫人贾氏正拉着长子刘彭祖说笑话——栗夫人的笑话
“咯……咯咯!” 贾夫人以袖遮口,象个小女孩般止不住地的乐,几乎要坐不稳了。
面对亲生儿子刘彭祖,贾夫人毫不掩饰对皇太子生母的鄙视:“栗惠兰……亦有今日!啧啧,今上仁厚,否则……”
是啊,当今皇帝是仁慈的;
否则,作为大汉开国以来第一个未婚先孕且抵死不悔改的公主,内史还真讲不准会落到什么下场。
“内史既离宫,皇父之意……其人不提也罢。”
赵王刘彭祖静静坐着,等贾夫人笑够了,才好言好语提醒母亲:父皇既然没下令强灌的堕胎药,还允许内史住到离宫去,此事暂时就揭过了。反正与我们这支没直接关系,最好连议论也不要参加,免得无缘无故惹是非上身。
“阿母,栗太子尚在呀!”赵王知道这些年来因刘荣做了皇储,栗夫人在后宫趾高气扬四处插手,很是得罪人;包括自己母亲在内的几位夫人都暗中不满很久了。
然而,刘彭祖并不认为经此丑闻,外朝和内宫的格局就有什么重大变化——说到底,女子是依附于父兄的。
只要栗太子一日不倒,内史照旧是少一代中含金量最高的公主!
“知矣,知矣!” 贾夫人挥挥手,她也就是在亲生的长子面前唠唠,还特意等到次子中山王和平度公主都去摘木芙蓉之后。
赵王笑笑,换了个话题,也是他今日入宫的主要目的:“阿母,‘年’已近;从弟蟜不日将归。细君与从弟之事……”
按刘彭祖的想法,趁陈蟜回家过年,就把平度和陈蟜的婚事给定了,省得夜长梦多。
上次就因为一直含含混混的,没摆上台面讲明,才险些让太子宫截了胡——虽然最后那边也没得逞,给内史公主折腾坏菜了;但前车之鉴,不得不防。
“呃……”没料到长子会提及女儿的婚姻,贾夫人沉默,好一会儿才含含糊糊道:“嗯,此事……需从长计议。”
“母亲,事不宜迟。”刘彭祖立刻表示反对。
“彭祖呀,” 贾夫人又找出个理由:“平度……尚年幼。”
‘年幼?平度虽不大;但这样年纪的,搁民间都能出嫁了。’赵王挑起一条眉毛,缓缓说:“可……先行‘定’婚。”
做母亲的沉吟半晌,就是没松口。
“阿母?”这下,刘彭祖觉出不对了:“莫非……阿母不喜从弟蟜。”
大汉赵王匪夷所思的望着亲生母亲。
要说陈蟜的条件,在整个大汉上流社会来说都属首屈一指——少年得志,万户侯爵,天子亲厚,本人健康英俊又没任何不良品性——若是连陈蟜都不满意,赵王还真不晓得平度妹妹能嫁谁了?难道嫁神仙?
“否,否!” 贾夫人急忙摇头,闷了好一会儿,才支支吾吾告诉儿子:她想着,能不能两桩婚事一起谈?陈蟜和平度,刘胜和阿娇。
贾夫人意味深长地说道:“吾儿当知,汝弟属意阿娇以久。”
‘知道,当然知道!’赵王刘彭祖低下头,翻个大大的白眼。
但他同时还知道刘端不惜血本买高档湖珠磨米分;刘发人在长沙,却书信不断,随信附各种土特产和新奇玩物;刘彻前有金屋盟誓,如今更使出吃奶的劲儿讨好长公主窦太后外带两个陈公子;王夫人的二儿子削尖了脑袋往长信宫钻……就连已有家室的皇太子和鲁王,明里暗里的,都不能说完全绝了念头。
按按太阳穴,刘彭祖抬起头,直视母亲:“母亲,今弟君膝下……庶男几人?二十?二十二?”
“二十……” 贾夫人闻言,一窒:“有、有三。”
手中的折扇转转,赵王似笑非笑瞟了母亲一眼,凉凉问都到这份上了,还扯什么婚事啊?难道弟弟对心上人表达爱慕的方式,就是和别的女人多生孩子?
贾夫人脸上发烧,但还是坚持着为小儿子说说好话:“贵为皇子,开枝散叶……乃份内之事。”
“阿母所言……不错。”刘彭祖是孝顺儿子,欠身,低头,不反驳母亲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