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五、观海听涛双龙会(一)(1 / 2)

明末风暴 圣者晨雷 1868 字 22天前

“运河封冻了?”

俞国振放下手中的布袋子,从脖子上摘下毛巾,擦了擦额头的汗,回首看着王启年,王启牛吐了吐舌头,乖乖地将那布袋子接了过去。

布袋子里装的可是从新襄运来的大米,这几十万的灾民,都等着吃的,有的时候,俞国振自己也会来搭把手,帮助背米。其实并不少他这一个人的劳力,他也不是为了做戏——这几十万人都靠着新襄来的米活,他不用做任何戏,百姓们对他就已经感恩戴德了。

真心为百姓,将百姓挂在心上,那么百姓自然就他当成自己人。否则只靠着一张嘴说大话一双眼挤眼泪,就是再会演戏,也只能骗人一时,岂能骗人一世?

俞国振之所以来,只是因为他喜欢这样,唯有如此,他才觉得,自己并未脱离这诞生他的土地,未脱离这些愚昧而又聪明、笨拙而又勤奋的华夏百姓。用他自己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虎卫要常接地气。

“是,我们特意查看过,从德`州往北,船只便不能通行了。而且,看这天气模样,还会越来越冷,我担心直沽口外也冻住,那样的话,情形就有些不妙了。”

“飞隼号在羊角沟吧,我去直沽看看,家明,如今灾民收容也已经上了正轨,你抽调八千人北上,在德`州准备接应。”俞国振把汗水抹干净之后道:“正好,据闻京畿那边,李闯的军纪非常不好,我们正好给他施加些压力,让他不得对百姓妄动!”

“是。”顾家明应了一声:“官人你要多加小心。”

“无妨,飞隼号在,还有谁能追得上我?”

“要不要多带些人手?”

“让启年带着一队人随我去就行了,其实不会有什么事,我只是去看看直沽港罢了。”俞国振笑道:“此次去后,怕是有些时间不会再北上了啊。”

从羊角沟走海路到直沽,不过是五百里也就是二百五十大里海路,以飞隼号的速度,也就是十二个小时的事情。俞国振在船上睡了一觉,到了早晨时,船已经停在了直沽口外了。

此时直沽乱成一团,完全没有过去北方第一大港的风范,并不是因为李自成攻入京城——这个消息如今还没有传到,这里还是大明的治下,而是因为李自成掘开了黄河北堤,黄河夺运河与大清河入海,其中夺了运河的这一支,便是在直沽入的海。

而黄河泛滥两岸的灾民,除了往山`东去的,便是向天津、京师一带聚拢,在他们看来,京师乃朝廷重地,官府总要个颜面,多少要赈济一些。所以整个直沽聚集了数万灾民,而官府又无法收容,便使得他们在此嗷嗷哭嚎。

人一多,又没有吃食,天寒地冻的,少不得作歼犯科之事。

几乎就在这同时,崇祯一行人也终于抵达了直沽。

一见到这么多车辆,再加上护卫的千余骑,那些灾民虽然不敢上来抢夺,却一个个跪在外头,大声哀求,希望能得一点施舍。

这突然而来的声浪,惊醒了坤兴。

在马车上迷迷糊糊地睡了一夜,身边还有一个小妹和两个弟弟,她知道自己身为长姊这个时候应该护好弟妹们,因此睡得很浅。

“怎么了,外头怎么了,是闯贼追来了么?”一个弟弟低声问道。

看来他们同样也没有睡好,在这些皇子皇女心中,闯贼如今是天下最可怕的东西。

坤兴将窗帘掀起了一些,然后便看到了那些跪在道路两边的灾民们。

灾民们的惨状,让坤兴的心象是流血一样痛了起来:这些灾民,已经没有人形了啊。

原本她沦落到如今局面,心中还颇有些怨艾,觉得自己身为天家贵胄,一向仁慈为怀,父皇勤政为民,母后宅心仁厚,老天不应如此对她们朱家。但看到了这些百姓,她才意识到,自己所谓的不幸,跟他们比算得了什么!

她甚至看到了枯瘦的母亲抱着饿死的婴儿痛哭,看到和她年纪相仿的少女扯开衣裳露出羞处,茫然失措望着苍天,看到佝偻着身体在地面嚼着泥土的老人,看到她此前最深最恶的梦中也未曾看到的惨状!

她缩回了车厢中,呜呜地哭了起来。

崇祯也被呼喊声从梦中惊醒过来,他掀起窗帘向外看,看到那些百姓模样,心中也同样凄惨。

无论如何,他都想努力做一个好皇帝,不象传说中的尧舜那般贤明,至少也努力让他治下的百姓能过上太平生活。

他失败了,他被人赶出了京城,他看到他的百姓便是如此生活。

这个时候,崇祯心中还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不忍和惭愧。看了好一会儿,他将窗帘放下,黑暗中长叹了口气。

“朕惭愧……百姓竟然穷困至此,朕却丝毫不知……”

皇后也看到了,但她只看了几眼,就不忍再看,听得崇祯自责之语,皇后又拉住他的手:“陛下,这非陛下一人之责,这些年天灾不断,朝中文武又多为无能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