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混凝土防线(1 / 2)

国家意志 野狼獾 1740 字 4天前

驾驶员扎拉克很快找在村后到了一段废弃不用的旧堤坝,就在村庄后面,高出河面约4米,显然在杰赫勒姆的水利工程完工前,这条河的河面要宽阔得多,水位也更高。这条混凝土堤坝大约有1.5米高,2米厚。是绝好的掩体,把战车开到那里可以完整地控制河面,只漏出很小的一截炮塔。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车体装甲过于薄弱的问题。不过有一个机枪连已经选定了那里,那个连正在战战兢兢地等着开战,驾驶员拉扎克直接将战车开到堤坝后,将步兵赶走。步兵们虽然很不满,但是经过认真的研究后认为,和这些招炮火的大家伙共享一个战壕显然是不明智的做法,于是躲到了远处稍窄的堤坝后面。

阿巴德在500米外的村庄里,找到了这里的指挥官,是一名营长。营长沙飞告诉上士,他很欢迎有几门自行火炮来加强他的防线。他授命防守这段1.5公里长的河岸是全流域比较窄的一个区域,河岸也算比较平缓。太阳落山前,印度的小股先头部队已经在对岸下过水,他们划着小橡皮艇鬼鬼祟祟地测量了一段水深和河岸的坡度,当苏库尔方向的炮声响起后,他们转向了北面就不见了。和其他的守备部队一样,这个营不满员,也没有重武器,只装备了一些“巴克塔施坎”反坦克导弹和81毫米迫击炮,营长正愁通讯断绝,外加缺少火力,没想到竟然有意些奇形怪状的大家伙自己来了,而且带来了苏库尔尚未被攻克的振奋消息。

在阿巴德的要求下,营长派遣了2名通讯兵到他的车上,负责他的指挥部与自行火炮的沟通。

河对面响起凄厉的发动机嘶声力竭的爆鸣声,这大概是柴油机低档位前进的声音。敌人会有什么打算,很快就会有分晓了。

数颗照明弹从天而降,并不是西侧发射的,而是印度人从东面发射的。他们也想在进攻前窥探这里的虚实。阿巴德领着2名通讯兵走出指挥部(其中一名为架线兵),见敌人进攻在即,三步并作两步地回到战车,发现驾驶员选的这个地方比想象中的理想10倍,不由得倍受鼓舞。但是现在他的车现在缺少榴弹,只有穿甲弹,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很快巴方一侧的照明弹也向对面发射,双方的照明弹将两岸照得通明,可以看到对岸的水边,已经挤满了准备过河的步兵战车,而巴方这边只是一片宁静地小村庄。大部分人都躲在战壕内发抖,并且也没有多余的重装备可以展示。这一轮互相侦察当中,印度略吃了一点小亏,但是在士气上,巴方折损严重。

“当心他们的炮火。”阿巴德说着,跳上了底盘,用力砸了砸舱盖。但是他没有钻进炮塔,只是扶着火炮站在前面用望远镜观察,他这么做确实有些莽撞,只是因为他突然有了一种领袖的责任感,这是他前40年人生从未有过的感觉。作为一个参加过2次战争,并且击毁过印度王牌部队坦克的老兵,他认为现在自己很有必要站出来,鼓舞一下大家(尤其是战壕里哆嗦的步兵们)的士气,他知道这得冒一点儿危险。不过,如果大家看到一个老钳工都可以站得笔直,面对河对岸敌人的千军万马,那么暗示作用将会是巨大的。

敌人的30毫米火炮和机枪开始漫无目的地开火,他们交织出密集的火网主要射向了沿岸的房屋,然后,密集的迫击炮弹落在村庄里,显然这是某种可以紧随机械化部队行动的自行火力发射的。阿巴德注意到,敌人并没有更具摧毁力的火力落下,比如他在苏库尔见识过得那种榴弹炮,显然这支挺进部队并没有自行榴弹炮跟随,这是敌人轻敌的一个表现,不过阿巴德在苏库尔也领教了敌人远程火箭炮的厉害,看到过龙卷风的一次齐射摧毁了半个旧城,他估计敌人的这种武器射有足够的程,肯定可以打到这里,如果他内心有什么害怕的话,应该就是这种武器。

“告诉你们的营长不要过早开火。”阿巴德转身对通讯兵说道,故意很大声,让身旁的步兵能够听到他的镇定。通讯兵立即打电话(人家带着电话,背着线来的,可见对这3门炮的重视)转达了这个建议。

沙飞营长表示同意,他的指挥部在炮击后,已经转移到了村落后面。他脆弱的车载反坦克导弹连也一并躲到了附近的树林里。渐渐的敌人的炮击变得稀稀啦啦起来,前面的村庄内的第一批伤员被从倒塌的房屋内抬了出来,这些部队一直待在离河岸最近的战壕内准备发rpg火箭弹,成为了第一轮炮击的牺牲品。担架上哼哼唧唧的伤员从步兵们身旁经过时,引起了一阵骚动。

“他们就要进攻了。”旁边有步兵群里有人说道,他们都是第一次经历炮击,多少有些惊慌。

“要是他们冲过来我们就完了。”有人小声议论起来。

阿巴德站在高处,听着微风中的这些失败主义情绪的散播,他知道如果不遏制住恐慌,战线崩溃也许只是时间问题了。

“你们知道对面是印度的什么部队?”上士突然大喊起来,将所有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你们还不知道,对面是印度军队最精锐的第31装甲师。”中士大喊道。实际上他根本不知道对面是什么部队,只不过他鼓动士气的方法与别人相反,他不会自欺欺人地把敌人说得不堪一击,实际上他的内心一直渴望与最强的敌人交火。

“没错,不用怀疑,这就是他们最厉害的部队,每个人的袖子上都绣着一只包色的老虎,他们吹嘘1947年以来从未失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