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陆陆续续林建章和魏广平回答了上百个问题,基本上满足了记者们的好奇心,同时也达到了这次新闻发布会的真正目的。
整个新闻发布会持续了两个半小时,超时半个多小时,因为提问的人实在太多。而林建章和魏广平也觉得利用媒体去震慑欧美各国,误导各国海军发展方向,变相的用中华帝国级战列舰去刺激各国大规模进行海军军备竞赛的效果会非常好,因此才会多忍受半个小时。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上海船舶重工正式开工建造光华大帝号终极战列舰。
作为世界巨舰大炮主义的终极体现,光华大帝号成为帝国海军狂热崇拜者们的神话之作,也是帝国海军工业近四十年的辉煌成就的一次集中体现。而采用核反应堆作为战列舰的能源,更是人类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从而将光华大帝号战列舰披上了无尽的神话色彩,成为世界巨舰大炮主义时代的巅峰之作,也是战列舰时代的最后咆哮。
虽然魏广平公开了一些关于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基本参数,但是出于安全保密原则,数据半真半假来迷惑各国海军。例如,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真正主炮是20英寸口径,而不是21英寸口径。
该舰设计长351.6米,宽44.2米,吃水14.8米,标准排水量实际上是119246吨,最大满载排水量只有142500吨,并不是宣称的15万吨。最大航速实际上只有32节,但巡航速度却是30节每100万海里。巡航速度是战时用来判断对方可能出现的位置的重要依据,因此中华帝国海军在这个问题上做了隐瞒。
就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整体外形来看,这无疑是一个庞然大物,350米长的舰体,为了符合流水力学,减小阻力,其舰艏必须是飞剪式舰艏,使用20000吨级的巨型水压机一次将320毫米厚的巨大钢板冲压成120毫米厚度,再次刷新了中华帝国于10年创造的世界纪录。其水线以上部分明显向外前倾,舰艏前端成半椭圆形,其两舷大幅度外张,借以减少高速行驶时的舰艏上浪问题。舰艏水线以下部分采用进一步优化的球鼻艏,其位置在水线下约6米处,和尖削型舰艏相比,这种新构型可以减少11%的兴波阻力,同时还减少了约5米长的水线,从而节省了450吨左右的排水量。
当然,这个球鼻艏除了作为减少水下阻力之外,主要是为了安装水下听音器和声纳阵列。因为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强悍装甲可以挡住水面和空中的攻击,但水下却是薄弱的环节,潜艇的威胁必须考虑进去,安装最先进的声纳阵列可以探测敌方潜艇的活动,做到有的放矢。
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舰桥较明级战列舰进行大幅度了优化,虽然还是正六边形的标志性布局,但是舰岛高度大幅度降低,只有12层楼高。这比明级战列舰的20层高的舰岛大幅度下降了,主要是为了降低被敌人击中的概率。同时,也因为雷达系统的大幅度提升,不再需要在高处来安装光学观测仪器了。不过,舰岛顶部依然装有主炮观测所(内置光华33年式导航方位盘)和28米度大型测距仪,向下依次为防空指挥所,视距舰桥(昼战舰桥),作战室,舰长休息室,罗经舰桥(夜战舰桥),第二海图室,司令塔等。在舰桥内部装有东西南北四个直通式电梯,方便舰桥人员紧急撤离。
光华大帝号战列舰跟明级战列舰,乃至中华帝国所有的战舰的最大外观不同之处在于,她已经不需要巨大的烟囱了。由于采用了核反应堆,不用使用燃油或者燃煤锅炉,自然不需要为各锅炉安排烟道了。传统的军舰烟囱排烟影响舰桥工作,为保证舰体烟囱开口部的安全,还得在开口部装设一种蜂窝状防护钢板,在烟囱前面的倾斜部及侧面装防护甲板。一旦烟囱被攻击,将会造成严重的实现障碍,毒烟威胁人员的安全。安装了核反应堆后,光华大帝号战列舰便不需要这种烟囱了。不但解决了烟囱的安全隐患,更是令舰桥结构更加紧凑。
整体来看,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外形少了一个巨大的烟囱,更加美观和实用。
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主炮采用12门508毫米50倍径的三联装炮塔设计,前2后2,沿着中轴线对称式布局。
光武器系统就占了总排水量的25%的吨位,四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舰艏和舰艉,均位于中轴线上,前后依据舰岛对称布置,一座炮塔内三门火炮总重达到2450吨,加上炮塔装甲1090吨)和弹药的重量,单座炮塔的旋回部的重量总重近4000吨,相当一艘轻巡洋舰的吨位了。20英寸的巨大炮管相当于中华帝国海军官兵们的卧铺宽度,铺上被子在里面休息都没问题。
炮塔防护盾的装甲很厚,帝国海军是不允许终极战列舰被敌人打得失去战斗力的,因此重点加强了防护。炮塔正面高达800毫米,可以说连光华大帝号自己发射的20英寸炮弹都无法将其摧毁。炮塔后部装有光华三十三年式35米基线测距仪,安装了电动罗经仪,陀螺水平抗浪稳定仪器,使得光华大帝号战列舰航行时可保持稳定的设计角度,炮塔两侧前面及顶部前面均是500毫米以上的匀质装甲,并且装有潜望式的光学瞄准镜和半机械半电子式的雷达火控瞄准指挥仪器。
20英寸的主炮炮管本身就已经非常大了,加上五十倍径的炮管长度,整个主炮就向一排放倒的粗号的电线杆,移动这个庞然大物依靠巨大功率的电机和强液压引擎,如果不是有核反应堆提供稳定的强大电力供应,普通的电机是无法胜任的。
及时有核反应堆供应电能,其主炮最终的仰角也只有65度,水平旋转只有240度,火炮装填炮弹时,被严格固定在3度位置上,炮塔旋回一周则要2.5分钟的时间。
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20英寸主炮的发射速度较明级战列舰大幅度降低,每3分钟才能发射一发炮弹。因为炮弹的重量已经达到2吨,尽管使用自动化机械装填方式,但是装填发射药药包剂量不变,数量却大幅度增加,因此需要更多的时间,最终完成主炮射击准备速度自然就慢了。为了配合强大的续航力,超级巨炮的炮弹基数也大幅度增加,为每门炮备弹200发。
原本明级战列舰的18英寸主炮因为主炮膛压太大,发射时将会磨掉大量的膛线,因此明级战列舰的主炮发射100发左右后,就必须返厂维修更换炮管了。但是考虑到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主炮炮管换装工程太过复杂,更换炮管需要至少三个月的时间,这在战争状态下是不允许的。因此,为了增强炮管寿命。中华帝国海军武器工程处首次在该主炮炮管上采用了最先进的材料和冲压技术。
至光华三十五年,中华帝国在火炮用钢管制造工艺上已经相当的先进了,首次实现了ckp-502型中碳镍铬铂系合金钢,这种钢管采用的传统中华特种钢的工艺基础上,还要加上镀铬,严格说来,不是仅仅镀,还有“渗”的步骤,主要是增加炮管的内部硬度、光滑度,镀、渗铬后,又经过最先进的圆锥形内壁挤压技术和还有渗硫工艺等等,总之都是为了增加管内的光滑度、耐磨度、耐腐蚀度,另外给光华大帝号主炮炮管还有保密元素,里面增加少量的钒金属来提升综合表现性能,可以同时适应发射高低速穿甲弹、高低速破甲燃烧弹等,采用这种先进炮管制造工艺后,使得炮管的寿命达到了400发。而同等级的战列舰主炮当中,德国的兴登堡级战列舰所用炮管算是寿命最长的了,但也只有120发。中华帝国在特种合金钢方面足足领先德国30年以上,这个巨大的成就令人振奋,凸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能力。
主炮射击时的后坐力一直是困扰超级战列舰的最大难题之一,中华帝国的明级战列舰的12门18英寸主炮指向一舷齐射时,其后座力达10000吨,发射时冲击波也非常强,造成战舰横摇周期叠加至12秒,战舰倾斜角度很大影响综合作战能力。
为此帝国舰政总署的设计师们煞费苦心,经过对后四艘明级战列舰和为苏联建造的苏联级战列舰主炮的研究之后,最终罗森博格等人在z29反坦克战车上安装的反后坐力系统实验成功,海军工程署借助其原理和经验,开发出zp12型反后坐力系统,并安装到光华大帝号战列舰上,使得12门20英寸主炮一侧齐射时,后坐力大幅度降低,只有2200吨的后坐力。同时,明级战列舰没有解决的主炮射击后气浪冲击波问题也一并解决了,后坐力系统实际上利用了80%的气浪冲击波来抵消后坐力,两个问题同时解决。
作为终极战列舰,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火力打击能力是放在第一位置的。在口径、倍径和主炮数量确定下来后,提高炮弹穿甲威力和精度就成为了重点。
mk-37主炮(1937年上舰安装)依然使用低初速高存能的重型穿甲弹头,目的是能够远距离击穿同等级的终极战列舰的装甲。炮口初速为805米/秒,最大射程达到65公里(45度仰角),炮弹需飞行96秒。由于中央火控雷达指挥系统性能的大幅度提升,有效雷达测距指挥距离达到50公里,因此主炮有效打击距离也扩大到50公里,基本上接近超视距作战的最低标准了,这也是舰载火炮的极限打击距离了。
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主炮炮弹采用最先进的mk6高强度穿甲弹头,配合黑索金高爆炸药,在20000-30000米距离上已经可以贯穿击穿世界上任何一艘终极战列舰的主装甲带。在12公里距离上可以击穿苏联级战列舰的装甲,这点苏联人一直被蒙在鼓里。反过来,不论是德国的兴登堡级,还是英国的大不列颠级战列舰,还是意大利吹的玄乎的意大利王国级战列舰,他们的20英寸主炮在10公里外是无法击穿光华大帝号的主装甲带的。
当然,对于超级战列舰来说,不可能在这个距离上近战。尤其是中华帝国的战舰都安装了火控雷达系统,配合先进的光学测距仪,远距离交战才是发挥优势的所在。
副炮方面,光华大帝号搭载了12座双联装152毫米60倍径高平两用速射炮,30座四联装40毫米65倍径高平两用速射炮,48座双联装七管加特林式的mk-36型火神密集阵系统,以及8座64单元的海麻雀防空火箭弹系统。
12座副炮炮塔全部布置在中央舰岛周围的二级甲板上面,左右对称布局,其中3、6、9、12号这四座炮塔为升高的炮塔基座。整体上12座副炮分成了四个集团,分布在四个对称方向上,每个单元集团三座炮塔6门副炮,成三角形布局。这种配置可保证战舰12门152毫米副炮可以同时指向一舷,大大提升对中近距离上的敌舰的攻击力。
48座双联装七管加特林式的mk-36型火神密集阵系统,以及8座64单元的海麻雀防空火箭弹系统,将整个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四面八方5公里的空域范围内封锁了严严实实的,同时开火的情况下,连一只苍蝇都无法靠近。其强悍的防空火力,配合特意加强的水平防航空炸弹攻击的超厚装甲,保护了光华大帝号不受来自空中的威胁。
防护系统方面,中华帝国海军不允许光华大帝号被击沉,这关乎帝国海军的颜面问题,不容任何疏忽。作为中华民族不屈意志的体现,海军部对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防护极为重视。按照设计要求,该舰的侧舷装甲应能够承受自身508毫米主炮在20000-30000米距离上的打击,水平甲板还能抵御从2000米高度以下投下的1吨重航空炸弹(以1935年的轰五轰炸机超低空掠海飞行投下的1吨航空炸弹作为抵御标准,但无法防住轰六轰炸机从6000米以上高度投下的2~5吨当量的航空炸弹)。实际上,从5千米的高空投弹基本上是炸不着目标的。
为实现上述要求,光华大帝号战列舰一共安装了4万多吨中华特种钢装甲和防御钢板,占全舰正常排水量的33%。该舰的弹药舱、蒸汽轮机室、核反应堆舱、核燃料舱、电机房等要害部位被集中布置在战舰的中后部的多层厚重装甲带保护的防御区内,(从前主炮前端一直延伸到后主炮后端的位置)。防御区内的舷侧装甲从战舰舯部水线处一直延伸至战舰底部,其上端水线处的主装甲带厚度达550毫米,主装甲带以下的舷侧列板的厚度为275-400毫米(由上至下递减)。防御区顶部的装甲敷设在战舰的中线甲板处,厚度为200-430毫米(采用加入钼的均质镍镉合金钢)。防御区划的前后两端则由270-350毫米厚的装甲横隔壁防护。尤其是核反应堆,位于战舰最中央,除了外围的500毫米左右的装甲防护外,内壁增加了450毫米二层装甲防护,内壁和外壁之间是一道0.5米宽的钢筋混合水泥墙壁,起到缓冲作用(实际上是反应装甲的前身)。内壁至核反应堆还有一个1.5米厚的水泥隔离区,使得反应堆处于绝对安全状态,任何爆炸都不会影响核反应堆的正常运行。
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核反应堆采用压水反应堆,利用轻水(普通水h2o)和石墨作为冷却剂和中子慢化剂。其冷却系统由两个循环回路组成。一回路连接着堆芯和二回路中的蒸汽发生器,回路内压强保持在15000个大气压左右,在此压强下可将冷却水加热至约3430c而不沸腾。冷却水在二回路蒸汽发生器的传热管中将压强约为7000个大气压左右的二回路水加热至沸腾(温度约2600c),形成的水蒸气(过滤掉混杂的液态水后)再通过二回路送至汽轮机,推动涡轮发动机运转。在传热管中释放了热能的一回路水以2900c左右的温度回流至堆芯,完成一回路循环。从汽轮机流出的二回路水经冷凝器凝结为液态水后,回流至蒸汽发生器,完成二回路循环。
反应堆堆芯位于压力壳内,由排列为方形的燃料组件组成。燃料一般是富集程度在2%~4.4%的烧结二氧化铀。和中华帝国核物理实验室此前研究的重水反应堆和沸水反应堆相比,压水堆堆芯体积更小,堆芯的功率密度较大,成本低等特点,发电效率约为33%。
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动力系统由八座轻水反应堆提供,平时只用四个,另外四个作为备用。四个反应堆输出的超高温蒸汽驱动四套帕森斯kwp8000型蒸汽轮机系统,输出功率高达320000万马力,驱动四轴四桨以恒定的32节的速度行驶。实际更换一次核燃料能够行驶50万海里,比公开宣称的100万海里差了一半。当然,这也是因为中华帝国研制的轻水反应堆还只是初级产品,核燃料利用率不足35%,海军部为了能够让该舰获得国会通过,才谎称一次加注燃料可用十年。实际上,如果按照战斗值班要求计算,五年后就得更换燃料。但车到山前必有路,到那时国会知道这件事,也不能说把这艘战列舰拆了重新换回15亿龙币来,只能是选择默认。
其他电子通信设备方面,无线电系统、电话系统、声纳阵列、光学测距仪、火控指挥仪、方位导航仪等设备,都大幅度得到改进和升级,体积和重量进一步减小,精度和速度大幅度增加。对于提升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综合战斗力起到巨大的辅助作用。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雷达系统。
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雷达系统安装时,中华帝国在电子工业制造方面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以特斯拉为首的大批科学家们已经基本上能够仿制蛟龙号上面的电子设备了,虽然性能还差距一大截,但是对于光华大帝号战列舰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了。
经过十几年的雷达研制和发展,最后安装在光华大帝号上的rd-93x型雷达系统改进了高频探测模式,对空搜索能力可以探测到300公里外的飞机大小的高速目标。对海搜索雷达由1916年时的40公里只能探测大型战舰,提升至1939年的500公里的中大型战舰可以探测,300公里内可探测到高速轻巡洋舰和驱逐舰,80公里内可以探测到鱼雷艇。
巨大的探测能力,当然需要巨大的雷达阵列天线了。好在光华大帝号战列舰足够大,原本该是烟囱的位置让给了雷达阵列天线。而且rd-93x雷达的耗电量巨大,如果换到其他战舰上,根本吃不消,但是在光华大帝号上就不同了,核反应堆提供的巨大电能驱动雷达阵列绰绰有余。
有了强大的雷达系统,光华大帝号可以在视距外先发现敌人,并且根据敌人的力量大小进行战术调整。不论是进攻还是撤退,都游刃有余。
整体而言,光华大帝号战列舰作为中华帝国的终极战列舰,作为全世界最强悍的终极战列舰,都是实至名归的。
不管中华帝国出于何种目的建造这艘核动力终极战列舰,如此强悍的战舰必将声震人间,成为中华帝国子孙万代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