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利之所趋(为盟主岳氏肥牛加更9/11(2 / 2)

崇祯窃听系统 叫天 1777 字 7天前

一是回报了这些报效朝廷的百姓,让他们为朝廷尽力的做法,得到了最实惠的表扬。

二是辽东和朝鲜等于是从一片白纸上重新开始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口。如果是强制迁移的话,终归不是最好的办法。如今能通过这种奖励的方式,吸引百姓自愿过去,这是崇祯皇帝愿意看到的。

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等回头倭国侵入朝鲜时,大明要出兵,也能拥有非常强烈的民意基础。

所谓师出有名,这一点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此时,崇祯皇帝已经没法继续微服私访,因此,在宣布完了之后,他就回宫去了。

这个事情传开之后,整个京师再次轰动了起来。一时之间,那些粮铺全都排满了人。

家里没有余粮的,全都想买些粮食,然后借给朝廷。毕竟这粮食不但能还,还有利息,更为关键的是,还有辽东和朝鲜的粮田可以分。

那些皇亲勋贵,还有文武百官们听说了,也变得格外积极起来。

利之所趋,不得不说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

这不,消息传到襄城伯府,终于又有了笑声。包括其他府邸,也有不少是如此的。

在傍晚时分时,王承恩便给崇祯皇帝禀告了外面的情况,他有点不忿地奏道:“陛下,奴婢看着,有不少奸人,之前并无借粮之举,可听到了今日之事后,就厚颜无耻地开始借出粮食了!”

崇祯皇帝听了,只是笑笑说道:“朝廷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筹集更多的粮食么?不管他们如何,朝廷筹粮的目的达到了,那就够了!”

做大事的人,特别是作为皇帝,又怎么可能斤斤计较,那样也当不了大明的家!

王承恩听了,露出恍然大悟的样子,连连称是。不过他无声地用他的表情动作向皇上表明,他对后来的那些投机倒把的奸人,心中还是不舒服。

崇祯皇帝见此,微微一笑,在稍微沉吟一下之后,便对王承恩说道:“就以今天中午为界,之前借出粮食的,再多给五亩粮田好了!”

听到这话,王承恩立刻露出笑容,恭敬地奏道:“陛下圣明!”

“呵呵,你这个滑头!”崇祯皇帝见了,用手点了点他,笑骂了一句。

王承恩见了,露出厚脸皮的笑容道:“奴婢就是气不过,皇上这样做,最英明了!”

于是,很快这道旨意便再次公布。顿时,京师城内,不知道多少人都后悔,为什么要犹豫呢,看看,一下少了那么多好处!

对于这些贪便宜的人来说,不要说五亩粮田了,就是少一分地,都是会心疼半天的。

不得不说,崇祯皇帝的金口玉言,对于筹集粮食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原本以为要半个月左右,结果只用了十天;原本以为大概就凑个三万人的军粮,但是到头来一合计,足够七八万人征讨辽东了。

得到这个结果,崇祯皇帝也是喜出望外。事不宜迟,立刻宣布御驾亲征辽东,不夺回沈阳,就绝不班师!

勇卫营、磐石营和骠骑营这御马监辖下三大营,再加上京营的三万人马,一共合计七万,浩浩荡荡地开出京师,踏上征程。

这一日,京师再次万人空巷,在皇后和监国太子的带领下,文武百官和全城百姓全都出来欢送。

热闹的程度,远超以前。京师百姓就感觉他们也亲自参与了这次的讨伐建虏,一个个都非常地兴奋。

随驾出征的大明将士们,大部分人的胸口都挂着勋章,表明他们百战精锐的身份。而有一部分京营兵卒没有的,心中也是打定了主意,这一次一定要好好努力,争取也能挂上一块勋章!

这次的军队数目为历次之最,没法全部都用船运走。因此,船只主要用于运送粮草物资,大约又四万大明将士则需要走陆路,从山海关出关前往海州。

崇祯皇帝的御驾还没有到山海关,信使就先一步到达,传达旨意给蓟辽总督洪承畴,让他做好迎接大军,并且也要从关宁军中挑选精锐,随驾出征辽东腹地。

另外,信鸽也被放飞,把这个消息送往辽东卢象升手中,让他在前线为大军的到来做好准备。

在崇祯十八年的时候,大明终于开始了对建虏的“灭国”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