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2 / 2)

严碧琚在这门口站了一站,尤二姐就跟着停了下来,然后两人稍稍谦让了一番,就一起进了贾母的正房。

她一进门,房间里面的人都愣住了。

因为她真的是太漂亮了,她跟贾琰、薛宝钗、尤二姐一样,都是花容雪肤的美人:一张粉嫩水润的鹅蛋脸,五官精致,气质娴雅,带着新嫁娘的羞涩,身上是喜气洋洋的粉色撒花妆花缎的褙子,下撒着翡翠色的百褶裙,腰里系着翠色的宫绦。宫绦下面垂着一块前朝的双鱼碧玉佩。

头上是全套的粉色碧玺的首饰,那些碧玺颜色极粉嫩极通透,样式又极雅致,配上那对坠着粉色碧玺的银杏金耳坠,越发衬得她宛如娇花一般。

今日尤二姐穿了一身宝蓝色的折枝花卉褙子,这原是她们两人的姐妹装,可是尤二姐站在这严碧琚身边,竟然就跟丫头一样不起眼。

能够跟她一较短长的,还是贾琰和薛宝钗两个,只不过贾琰的气质较为凌厉,在气场上更偏向于王熙凤;薛宝钗呢,在装束上偏于素净,而不是跟她这样的雅致。

就是贾母,在看清楚严碧琚的那一刻,都不得不承认,贾家这一辈的这几个女孩子都不如她,也只有将来林黛玉长大了,才能够压得过这个严碧琚一头。

至于贾宝玉,他早就在严碧琚给贾母磕头的时候,就黏过去,缠着严碧琚,一叠声地道:“好姐姐,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什么时候的生辰?喜欢什么……”

惹得邢夫人也跟着笑:“宝玉,你一下子问这么多,让她怎么回答你?她才来我们府里,对这里都不熟悉,过些日子就好了。”

说得贾宝玉连连符合,又过来跟严碧琚作揖道歉,说自己孟浪了。

慌得严碧琚连忙避让过。

史湘云坐在贾母身边,歪着头看了半天,忽然指着严碧琚对贾母道:“老太太,你看这个严姨娘,她像不像宝姐姐?”

贾宝玉一听,抢着道:“像!真像!我说呢,严姐姐才来,我却怎么仿佛在哪里见过一般。我记得宝姐姐刚来我们家的时候,也是这么跪在老太太跟前,也是这么细声细气地跟老太太请安的。”

坐在边上的薛宝钗差一点就把手里的扇子给捏破了。

出身商家,这是薛宝钗最不想承认的地方,也是她此生最大的耻辱。她自认自己不输贾家任何一位姑娘,就是贾家引以为傲的贾琰,她也敢说贾琰在诗词上不如她。可是现在,在贾母跟前,在贾家所有的女眷面前,竟然被人当众跟一个商家女出身的妾相比,薛宝钗的心里哪里不火?

只是她什么都不敢说。

史湘云可不是原著里林如海死后的林黛玉,林家人丁单薄、庶支不盛,因此林如海一死,林黛玉立刻失去了一切,就是贾家把她的财产全部用了也没有人告诉她一声。这样的林黛玉,薛宝钗自然敢欺负。

可是史湘云呢?就是史湘云父母双亡,可史湘云还有两个当侯爷的亲叔叔,在贾家受了委屈,史湘云也可以回史家哭诉,这样的史湘云,薛宝钗哪里敢得罪?

那后头可是两位侯爷呢!

更别说这里头还有贾宝玉,这个贾母的心肝、王夫人的眼珠子。

薛宝钗的心里别提有多沤了。

第61章

因为说这话的是史湘云和贾宝玉, 薛宝钗就是有满心的不痛快,她也只能忍着。

不过, 她很快就解脱了, 就在贾母让严碧琚起来, 就在严碧琚回到邢夫人身后不久,贾赦就带着一堆人, 而且还是男人直接进了贾母的荣庆堂。

贾母才要开口训斥,贾琰已经对着为首的青色鹤氅的三十多岁模样的男人拜了下去:

“臣女叩见万岁。”

“免。”

皇帝让贾琰起来之后, 这才对贾母道:

“老夫人,朕今日来, 还是为着红薯之事, 因此需要暂借一下嘉善。如有冒犯之处还请海涵。”

贾母哪里敢说不?她早就趴在地上, 对着皇帝磕了几个头了, 就跟之前刘姥姥在她面前一样。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皇帝的时间更宝贵了,因此, 皇帝很快就把贾琰带走了。看着微微低着头跟在贾赦身后离开的贾琰, 贾母的心中又是欢喜又是忧愁。

欢喜的是, 自己这个孙女儿果然得皇帝的喜爱,将来肯定前程似锦。忧愁的是,皇帝白龙鱼服、驾临臣子之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可贾母敢私底下打听吗?

她当然不敢。

这可是犯忌的事儿。

不说荣庆堂里的众多女眷, 就说皇帝,出了荣庆堂就直接往拙园去了。

他身边的人, 好几位都是须发花白的老人, 气度非凡, 根本就不是贾赦这样的老纨绔比得上的。贾琰虽然不认得,但是,她父亲贾赦却是个有成算的,早就悄悄地告诉了他。

皇帝果然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身后的人分别是左丞相祁谦、右丞相梁尔明、户部尚书顾之章、兵部尚书单如令。

别说是贾琰,就是贾赦都想不明白,皇帝带着这四位重量级的大臣来他们荣国府是几个意思。

想不明白归想不明白,但是,贾赦还要小心伺候着。

至于贾琰,她可不会跟贾赦那样,弯弯绕绕地想上一大堆。

拙园里面有什么,不就是红薯和笼子养的鸡鸭吗?

而红薯推广的不顺,早在当初她给贾芸银钱的时候就知道了。皇帝会来,十有八九,还是为了红薯。

这可关系到老百姓的肚子。

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从来就是以吃苦耐劳和隐忍而闻名,只有被逼到绝处、只有连连灾荒、大家都要饿死了,否则,老百姓绝对不会造反的。

换而言之,红薯关系到当今皇帝的治世,下面的官吏们敷衍了事,但是皇帝绝对不会等闲视之。

除非当今皇帝是个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