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2 / 2)

炮灰奋斗史[清] 玄北 2484 字 12天前

一想到小四嫂是额娘指给四哥的,小十四又开始期待起来,额娘眼光这么好,那未来会指个什么样的给他呢?

郑钧被骑士带出王宫,走在这异国的王宫里,他的心非常平静。

该做的他已经做了,接下来他只要等待。

一切一如他所料到的那样,这里的国王愿意派人随他前往大清。

想一想,这段时间的经历,就如同做梦一样。

最开始他打算前往上岸的那个国家首都,没想到这里的国家国土太奇葩,一不小心跑到了隔壁国家来。

这个国家虽然也有一部分国土在海岸线上,但是却远不如旁边国家富强,一直眼红对方的海上贸易。

这一路上靠着磕磕绊绊的番话,郑钧总算弄明白了这个国家的大致的情况,转眼脑子里就改变了计划。

先是用一块宝石贿赂了这个国家的贵族,然后由对方将他引荐给国王。

等待了几天也没消息,打听了一些国王的消息后他脑子一转,就声称有一块宝贝要献给国王,这才见到国王。

见到国王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贡了一块罕见的蓝宝石,然后编了一个凄惨的经历。

说自己是来自大清的一个商人,因为遇上海上风暴船翻了,幸亏遇到别的商船救下他,这次来到这个国家也算是缘分。

然后是猛夸这个国家哪哪好,又转而说起隔壁,说在隔壁国家有传教士在大清被封官,这才是对方为何能一直和大清贸易。

郑钧算是看清楚了,这个国家的国王既昏聩又贪图享乐,还小心眼嫉妒隔壁国家的富裕。

又贿赂了几个大臣帮忙鼓动,几次后国王就心动了,下定决心也要跟大清进行贸易。

这时候郑钧直接站出来表示愿意做个引路之人,他在大清做了这么久商人有一定关系,愿意帮贵国牵线。

国王还沉浸在能赚回来大量的瓷器和丝绸供他享用,很爽快的同意了。

没错,国王之所以要通商,就是为了满足自己。

郑钧觉得这样的国家没有灭掉也是奇迹,这要是在中原分分钟就有人教他做人。

不过总算有了好消息,回到住处后,郑钧叫来海子,“准备一下,将这段时间咱们买回来的东西都准备好,过几天搭船回大清。”之前在京城的时候主子就让他们跟番人联系,要铅字印刷机。后来一直没有消息,没想到来到这个地方竟然碰到,郑钧花了好大价钱才跟报馆买下,为了怕自己看不懂还买了相关的书籍,打算回去找一些传教士帮着翻译。

还有这个国家那个叫报馆出的报纸,他也很感兴趣,收集了一些打算带回去做个纪念。

他总算明白为何主子要从国外买印刷机了,如大清还在用刻字印刷,甚至是手抄,这些番人的印刷技术确实比大清要强。

而且番人很重视工匠,这在大清是不能想象的。

流落在国外的这段时间,令郑钧的思想发生了巨大改变,以前的他只盯着京城那一小块地方看,最大的愿望就是被主子看中补个外地县令的缺。

如今见识到广博的世界,他不在甘居一隅默默无闻,想要在这个世界留下浓重一笔。

“大人,真的能回去了吗?”海子非常兴奋,出来半年多了,他都已经有了几年回不去的打算,没想到回去的时间来的这么快。

“是的。”对于这个陪着他的小伙计,郑钧已经不把他当做外人看待。

“回去后准备一下,我打算请求主子自己组建一个船队,来跟这些人贸易。”

他发现这里的人拿金子都不当钱,在大清十两银子能买到的东西,到这里能翻到一金,简直是拿金子当银子用。

将货物拉到这里,可比到吕宋赚的要多,郑钧还没有发现到,自己已经从一个书生逐渐往商人转变。

“大人,以后我还能跟随你吗?”海子跟郑钧也相处出了感情,想到回去后就要告别把他当成大人看待的郑大人,他心里就有些不好受。

更何况这份工钱,远比以往他在船上打杂赚的要多。

“当然要跟着,回去后只是让你安排好家里人。你会那么多种番语,可是我的小翻译。”

海子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后脑勺,“我从小就在船上跑,跟许多番人学了些话,不值得什么。”

郑钧笑了笑,这小子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要是跟番人做生意,不懂番话怎么交流?

时间转眼就过,港口已经停放了五艘大船,每天都有货物往船上运。

等船上装满了货开始起航时,郑钧也在港口拜别了国王,两人约定好,以后他的船队来这个国家时会给予一定方便,而这个国家的人到了大清,就由郑钧引荐给大清的皇帝。

没错!郑钧扯着虎皮拉大旗,说自己是皇商,可以帮忙将人引荐给大清皇帝。

这才让国家的国王肯重视他的话,至于到了大清这些人怎么处理,随意扔给当地官员就是。

按照其他传教士一样,先学会中原话才有可能被引见给皇帝。

终于重新上了船,郑钧心里有些感慨,辗转了这么长时间,终于能够回家了。

四月底的天气开始转热,皇帝移驾畅春园,几位年幼的皇子都带了过去。

畅春园池广树茂依湖而建,景色淡雅倾向自然。

几位年幼的皇子住进了畅春园,就彻底撒欢起来,每日读完书就在畅春园内玩闹,不像宫里需要时刻守着宫规,在畅春园内自然更轻松些。

这日,在凝春堂附近的一处轩榭里传来阵阵喝彩声,轩榭就靠近湖边,开了窗子还可以看见湖中大片的荷叶,挤挤挨挨,翠色欲滴。

湖旁翠柳丝绦,一阵摇摆带着一阵清风吹进了轩榭。

轩榭内挤满了大大小小的男童,上到十六七岁的翩翩少年,下到五六岁跟猴子一样顽皮的孩童。

近十五个孩子围成一个圈朝着圈里蹲着的几个稍大一点的男孩喊。